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

全球通积分计划

  2006年11月25日,挑战中国人首次无动力环球航行的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帆船,在中国青岛帆船运动中心胜利归航,完成了历时185天、穿越半个地球、横跨欧亚非5个海区、行程1.8万海里的西线洲际航行。此次归航,标志着前后历时将近两年的中国人首次帆船环球航行圆满结束。
2006年11月25日,挑战中国人首次无动力环球航行的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帆船,在中国青岛帆船运动中心胜利归航。

全球通新浪号青岛顺利归航

 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,青岛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奥帆委副主席王伟,青岛市副市长兼奥帆委常务副主席臧爱民,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主任韦迪,以及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鲁向东,与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等领导都到码头迎接,并对勇士们的凯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祝贺。

全球通新浪号青岛顺利归航

    21世纪的华人航海传奇

  2006年11月25日下午14时30分,当一叶白帆按预期自海面东南方向渐渐驶近码头,沿岸等候多时的数千群众发出热烈的欢呼声。至此,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帆船胜利完成了历时185天、穿越半个地球、横跨欧亚非5个海区、行程1.8万海里的西半球航行。此次归航,标志着前后历时将近两年的中国人首次帆船环球航行圆满结束。
2005年2月,航海勇士们曾自驾“骑士号”帆船从法国拉罗谢尔港启航,穿越过东半球,跨越欧亚非7个海区,航行1.1万海里。途径26个国家和地区,在45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,回到深圳。2006年5月,勇士们再次驾“全球通?新浪号”帆船自法国戛纳出发,驶经大西洋和太平洋,穿越西半球,途径13个国家和地区,在17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,于中国青岛归航。2006年的西半球航行与2005年的东半球之行相比,历时更长,危险系数更大。船员们经历了数次生与死的考验、承受了对身体和意志的极限的挑战,也体验到了齐心协力与同舟共济的温暖与快乐,续写了21世纪华人引以为傲的航海传奇,证明了中华民族勇于征服自然、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。

全球通新浪号青岛顺利归航

    “我能”勇士的“我能”精神

  由中国移动和新浪网共同发起的本次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环球航行,主题为“纵横四海、华耀五洲”,通过友谊之帆与和平之旅,发展世界友谊,传播中华文化,展示自强、自信、勇敢的民族精神,也体现了中国移动全球通品牌的“我能”精神。
11月20日,中国移动从全球通客户中选拔出的2名“我能”勇士,由北京飞往韩国济州岛,登船参与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的最后一段航程。勇士归航后回忆说,这段航行从韩国济州岛到青岛,从低纬度往高纬度行驶,是直线切过去的,沿着地球往上爬,经历了凶险的狂风恶浪。船体在浪峰和浪谷之间频繁起伏,船头有时会直接切浪,这个时候船头就悬空翘起,然后又重重地砸下,能听到整个船体龙骨噼啪作响,像马上就要崩裂,让人胆战心惊。夜里,在狭窄的船舱内,根本找不到可以固定身体的姿势,一会睡在床上,一会就睡到墙上去了。整个航行都在用身体与自然搏斗,靠意志超越自己。

    航行中最骄傲的事

  “全球通·新浪号”环球航行将北京奥运传向了世界。归航的时候,船长王滨带回了一面签有十余个国家人们祝福2008年奥运会话语的国旗。王滨说:“这是我们航行中最骄傲的事情。帆船走到的每一个国家、每一个城市,包括一些很偏远的岛屿,有些当地人甚至连中国人都从没见过,但一听到‘北京’、‘奥运会’,全都会兴奋地说:‘知道!中国、北京、奥运会!’”。 
全球通·新浪号”的归航地青岛被誉为中国的“帆船之都”,也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制订场地。“全球通?新浪号”在这里光荣凯旋,中国人首次实现无动力帆船全球航行,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,了解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,也了解了中国的帆船运动。

在线客服

技术支持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产品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